1. 首页>动态要闻 > 信息

手机电用完怎么办

作者:金龙林
2020-03-29
信息

1.手机必须等电用完了才能充电吗

走出锂离子电池使用的五个误区走出锂离子电池使用的五个误区 《电子报》 2007。

4。15 随着手机、PDA,DC,DV以及MP3,MP4等新兴数码产品的迅速普及,人们接触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机会骤然增多。

作为平时提供动力能源的电池,自然举足轻重,因为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相信任何人都不愿遭遇关键时刻中途没电的尴尬,爱护保养锂离子电池成了用好数码产品的必要一环。

然而,由于大多数人对锂离子电池特性不甚了解,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步入一些误区,不但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而且造成了社会能源的浪费。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常见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容量越大电池越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观点的确是对的。抛开价格和重量,同型号同体积的电池当然容量越大越好,容量越大提供工作的时间也就越长。

然而目前有些厂家为了生产较大标称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往往不是在改进提高电池材料效能上下功夫,而是无节制地添加大量增加电池初始容量的物质,由于添加的电极稳定剂相对减少,这种电池虽然最初测起来容量确实很大,但是循环使用几十次后容量就会迅速衰竭,最终导致较快报废,而那些电极稳定剂充足,容量偏低的电池,即使工作两三年,依旧青春永驻。 以牺牲循环使用寿命代价来换取的大容量,并不值得我们为它买单,希望选购电池时不要在容量上盲目攀比求大。

误区二:电池用到自动关机再充电,能延长使用时间 给电池反复充电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平时我们最关心的也是这块电池总共能使用多长时间。 为了衡量比较不同品牌的充电电池的这一特性,就引入了循环次数的概念。

国标规定在25℃室温条件下以恒流恒压方式1C(注:"1C"-----充、放电电流单位。意为用1000mA电流对1000mAh容量电池充、放电,或用500mA电流对500mAh容量电池充、放电……,以此类推、)充电150分钟,再以恒流1C放电到2。

75V截止为一次循环。当某一次放电时间小于36分钟时计数结束,循环次数必须大于300次。

因而有人认为充放电一次电池就会减少一次寿命,于是尽可能地拼命拖延每次使用时间,电池不耗到设备自动关机不充电。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表征锂离子电池寿命的循环次数是以深充深放方式测得的,而实际的使用情况千变万化,用户个人不可能按照国标测试模式对电池进行使用,放电也绝对不是大电流恒流放电。

通常是脉冲放电和小电流放电混合万式,完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得到的循环次数自然会截然不同,如果把截止电压提高零点几伏进行测试,则循环次数将会大大增加。由于没有镍氢电池的记忆效应,锂离子电池十分适合随用随充,所以没有必要用到设备关机再充电,这也正是锂离子电池的优势所在。

误区三:充电器绿灯亮后再多充一会儿,电池能充得更饱 其实充电器的绿灯仅是一个指示,充得饱不饱完全取决于充电器内部电路的充电控制方式。充电器输出一般是先恒流后恒压,即首先恒流充电,电流一定,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当电池端电压达到4。

2V或4。1V )时,则改为恒压充电,电压一定,电流随着充电过程会逐渐减小。

当电流小于某个值(通常设定为50mA)时,绿灯点亮。但绿灯亮后不同的充电芯片接下来反应不同,如果继续进行恒压充电,并严格控制电压不超出4。

2V,无疑再多充一个小时,确实可以增加电池的电量。 怕的就是遇到那些廉价充电器,虽然继续充电,但它的控制精度很差,一旦不小心电池超出了.4。

2V,就造成过充,会严重缩短循环使用寿命。而有些充电芯片如TI(德州仪器)的BQ2057系列及linear(凌特)的LT 1800系列,则在此时彻底关断充电回路,不再继续充电,那么再充10个小时也是徒劳无功。

还有采用脉冲方式充电的如maxim(美信)的1679芯片,显示绿灯时,锂离子电池已经100%充饱了,也没有必要再充。况且锂离子电池即使充的不太饱也不会影响其循环使用寿命,仅是单次使用时间显少。

为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普通非专业技术用户完全可以在绿灯点亮之后立即取下使用。 误区四:充电器标示的输出电流越大,电池充电就越快 充电器上标的输出电流大小只能表明它的提供电流能力,并不完全等同于锂离子电池实际充电电流,充电电流的大小还取决于充电管理方式。

充电管理是开关方式即高频脉宽调整(PWM)方式的,充电电流一般远低于充电器输出电流;充电管理是脉冲方式的充电电流就等于充电器输出电流。 当然以上均是指锂离子电池的恒流充电阶段而言。

由于锂离子电池均采用先恒流后恒压的充电模式,在一定的电流范围((0。5C----1。

5C)内,单独提高充电中的恒流电流值,并不能加快电池充饱速度。 误区五:电池充满后再存储,可降低容量损耗 这种想法可谓大错特错,锂离子电池不同于镍铬、镍氢电池,因为它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老化”特性,就是在存储一段时间后,即使没有进行循环使用,其部分容量也会永久丧失,究其原因还是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从出厂后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衰竭过程。

不同温度和不同电量状态下'‘老化”的速度也不同,如表中所示: 由以上数据可以奋出,存储温度越高和充得。

2.手机电池用完了怎么办

废电池处理

作为不可燃烧的打击进行处理

碱性干电池,碳性干电池,一次锂电池

处理旧电池之前,请先用电池电量测试器确认其剩余电量,确认其确实用完了的话,以不可燃烧的垃圾进行处理.万一被处理的电池还有剩余电量的话,如果与其他金属接触,就有可能发生发热,破裂等事故,所以最好用玻璃胶贴封其电极,然后进行处理

回收,再生使用的

扣式电池

在处理旧扣式电池(碱性扣式电池,酸化银电池,空气亚铅电池)时,用玻璃胶贴封其电极,请把其放如在眼睛店,钟表店等设置的扣式电池回收箱(扣式电池专用)

回收,再生使用的

3.手机电池的电为什么那么快用完

建议你用橡皮擦把你电池上的几个接触点(就是电池上的那几个黄色的小铜片)檫一下,可能会用的是将比较长一些。

一般我们都会有一种想法就是手机的电池电力要全部放完再充电比较好基本上是没错的,因为我们在以前使用的充电电池大部分是镍氢(NiH)电池,而镍氢电池有所谓的记忆效应若不放完电再充的话会导致电池寿命急速减少。因此我们才会用到最后一滴电才开始充电。

但现在的手机及一般IA产品大部分都用锂(Li)电池,而锂电池的话就没有记忆效应的问题。若大家还是等到全部用完电后再充的话反而会使得锂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无法反应而寿命减少。

最好的方法就是没事就充电让它随时随地保持最佳满格状态,这样你的电池就可用的又长又久喔。

4.新买的手机怎么充电

把电池用光后再充,最好充电时不要使用。

锂充电电池都有寿命次数的,理论上是700~1000次,不论充没充满电,都算一次。没有充满就拔下来了,回来后也没有等电池用完就接着充,就要算两次。

所以,饱和充电没害处,反而不饱和充电有害,过充电也有害。充电时间的计算,先看一下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和电池的容量,然后用电池的容量除以充电器的输出电流,得数为小时,实际充电时稍加一点。

比如电池的容量是580maH、充电器的输出电流是100ma,得数为5.8,实际充电时间是7到9小时。过长时间充电对电池有害。

电池容量/充电器的输出电流*(1.2~1.5)=实际充电时间。 单独用座充给电池充电好。

本人回答复制。

5.手机电池一定要用完才充吗

现在的手机都是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注意三点: 1、如何为新电池充电 在使用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

但锂电池很容易 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 激活 电池,恢复正常容量。 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 。

因此用户手机中的新锂电池在激活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不仅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方法充电这种“自然激活”方式是最好的。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 激活 电池。 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

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所查阅过的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通常,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适合该手机的标准充电方法。

此外,锂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

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特性永不变化和质量的万无一失,所以你的电池将长期处在危险的边缘徘徊。这也是我们反对长充电的另一个理由。

此外在对某些手机上,充电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如果不去取下充电器,这时系统不仅不停止充电,还将开始放电-充电循环。 也许这种做法的厂商自有其目的,但显然对电池和手机/充电器的寿命而言是不利的。

同时,长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而以我国电网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夜间的电压都比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前面已经说过,锂电池是很娇贵的,它比镍电在充放电方面耐波动的能力差得多,于是这又带来附加的危险。

此外,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锂电池同样也不适合过放电,过放电对锂电池同样也很不利。这就引出下面的问题。

2、正常使用中应该何时开始充电 在我们的论坛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因为充放电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手机电池的电尽可能用光再充电。 但是我找到一个关于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的实验表,关于循环寿命的数据列出如下: 循环寿命 (10%DOD):>1000次 循环寿命 (100%DOD):>200次 其中DOD是放电深度的英文缩写。

从表中可见,可充电次数和放电深度有关,10%DOD时的循环寿命要比100%DOD的要长很多。 当然如果折合到实际充电的相对总容量:10%*1000=100,100%*200=200,后者的完全充放电还是要比较好一些,但前面网友的那个说法要做一些修正: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整个白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当然你如果愿意背着充电器到办公室又当别论。

而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即将到来的会导致通讯繁忙的重要事件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1”次充电循环寿命,也就是“0。x”次而已,而且往往这个x会很小。

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 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就是“尽量把手机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

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 记忆效应 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曾经有人因为手机电池电量过低的警告出现后,仍然不充电继续使用一直用到自动关机的例子。

结果这个例子中的手机在后来的充电及开机中均无反应,不得不送客服检修。这其实就是由于电池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造成的。

3、对锂电池手机的正确做法 归结起来,我对锂电池手机在使用中的充放电问题最重要的提示是: 1、按照标准的时间和程序充电,即使是前三次也要如此进行; 2、当出现手机电量过低提示时,应该尽量及时开始充电; 3、锂电池的激活并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在手机正常使用中锂电池会自然激活 。 如果你执意要用流传的“前三次12小时长充电 激活 ”方法,实际上也不会有效果。

因此,所有追求12小时超长充电和把锂电池手机用到自动关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你以前是按照错误的说法做的,请你及时改正,也许为时还不晚。

当然,在手机及充电器自身保护和控制电路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对锂电池的保护还是有相当保证的。 所以对充电规则的理解才是重点,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做出某种让步的。

比如你发现手机在你夜晚睡觉前必须充电的话,你也可以在睡前开始充电。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应该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并且不要刻意按照错误的说法去做。

6.为什么我的手机电池的点很快就用完了呢

手机电池很快用完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 手机电池的寿命已经到期,不耐用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换一块新的电池,观察其电量的变化;

2. 手机屏幕点亮的时间太长。在没有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减少屏幕点亮的时间,可以在手机系统里面设置屏幕的待机时间;

3. 手机里面运行的程序较多。关闭掉手机里面不常使用的后台软件,同时卸载手机上面不常用的软件,减少手机CPU的负荷;

4. 手机开关机的次数较多。手机在开机的时候会重新搜索网络信号,重新加载所有的软件,而这都会消耗掉额外的电量,减少手机重启次数可以节约手机电量。

手机电用完怎么办

推荐阅读
  • 日照好玩的地方和吃海鲜应该去哪听说日

    日照好玩的地方:万平口:"旅游来日照,必到万平口",已成为各地游客的共识。刘家湾赶海园:以赶海系列活动为主,集旅游、休闲、度假、民俗、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园。竹洞天: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城区西端的将帅沟毛竹…

    信息 2024-09-20
  • 什么是铸造

    铸造是指将室温中为液态,但不久后将要固态化的物质倒入特定形状的铸模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 被铸物质多半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沙、金属甚至陶瓷。 因应…

    信息 2024-09-20
  • 变形金刚中博派和狂派各有哪些人物

    博派:擎天柱,铁皮,大黄蜂,爵士,棘齿。狂派:威震天,红蜘蛛,眩晕,吵闹,萨克,碎骨魔,路障,迷乱。…

    信息 2024-09-20
  • 一平方毫米的铜线能过多少安的电流

    1平方毫米的铜线在不同电流下通过的安培数不同。最大是18A:(1)60A以下,选1平方毫米的铜线安全载流量是6A;(2)60~100A,选1平方毫米的铜线,安全载流量是5A;(3)100A以上,选1平方毫米的铜线,安全载流量是2.5A 。…

    信息 2024-09-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有规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

    信息 2024-09-20